0931-7766903
在甘肃省通航产业发展进程中,省公航旅集团始终聚焦国省重大战略部署,践行“四强”行动要求,以通航领域建设主力军和先锋引领者的姿态,既携手地方政府在陇原大地重子布局通航产业,下好“先手棋”,构建起覆盖通航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生态培育、科技赋能创新的全链条发展体系,又聚焦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赛道,瞄准“新市场”,走出一条以轻资产运营为主线,以多元化应用为支撑的转型跨越发展新路子,为甘肃通航产业注入强大动力,更为整个西北地区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澎湃动能。
筑基拓网,织就通航生态经纬
作为甘肃通用航空建设主力军,省公航旅集团始终紧扣甘肃省通用航空“十三五”发展规划和甘肃省“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投入超13亿元资金,先后建成张掖丹霞、庆阳华池、武威民勤三大A1类通用机场,打造民勤苏武、张掖临泽两大通航产业园,兴建22处直升机起降点,构建起通航基础设施网络。张掖丹霞通用机场作为西北地区首个A1类机场,自投运以来,飞行服务保障总量突破10万架次,跻身全国通用机场15强,并成功举办“首届丝绸之路国际通航大会”,成为河西走廊低空旅游与飞行训练的重要枢纽。
大型无人直升机执行沙漠物资投送
轻资赋能,激活低空经济循环
在低空经济成为经济发展新引擎的大背景下,省公航旅集团以推进新质生产力为抓手,在筑牢通航基建硬实力根基上,同步推进服务品质与管理效能转型升级,着力构建以轻资产运营模式为驱动的产业生态新格局。
紧盯国家应急体系建设与智慧交通发展需求,聚焦智慧运营平台研发、产业链整合及商业化应用落地,统筹推进高速公路、旅游、金融保险等主业协同联动,采取“技术标准输出+场景运营托管”模式,从传统重资产持有向轻资产运营、产业生态赋能转型,形成了具有公航旅特色的协同示范效应,为我省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提供了借鉴。
热气球低空游览
在具体实践中,大力践行“三步走”战略,成果丰硕。2024年全力实施“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航空应急项目”,成为国家应急管理部首批、省内唯一集大中型无人机采购、运维及常态化备勤于一体的运维企业;2025年完成高速公路无人机全自动巡检测试,预计未来无人机巡检可替代50%传统人工巡检工作,结构病害检测率可提升50%左右,维护成本可节约20%左右。延伸产业链条,联合多部门落地无人机三维实景城市场景应用,将建模周期压缩至48小时以内,分辨率达4.5厘米级,符合《城市三维建模技术规范》Ⅰ级标准,实现智慧城市治理技术融合创新。在文旅融合维度,以张掖“七彩丹霞”低空IP为标杆,构建“轻资产输出+标准化服务”文旅扩张体系,在省内外多个优质景区成功输出低空游览业务,载客量超10万人次,年营业收入1000万元以上,较运营之初增长40%以上。通过构建技术标准输出、应用场景创新、商业模式迭代的闭环体系,成为引领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甘肃样板”。
中型复合翼无人机应急救援平台
聚链升维,领航战略赛道新程
基于轻资产模式的成熟验证,省公航旅集团将立足“十五五”新起点,进一步明晰低空经济主业主责发展路径,在省政府国资委统筹部署下,剥离通用机场等重资产辅业,以轻资产运营为支点,集中优势资源加速构建低空经济产业生态圈,重点在培育eVTOL城市物流、无人机智慧巡检、实景三维建设和低空数据资产化四大核心增长极发力,以“先行者”姿态加速从传统航空运营向全产业链综合服务商跃迁。
中型复合翼无人机开展日常训练
依托深耕通航领域多年形成的经验、人才、技术、实力等优势,以“有人机+无人机”模式升级航空应急救援网络,通过技术赋能与资源整合,将5400公里高速路网转化为低空经济战略资源,打造“空中走廊+地面基站”的复合型立体保障体系,为低空飞行器起降、能源补给、数据交互提供基础设施支撑,推动低空经济从概念验证向规模应用跨越,从单点突破向系统创新迈进,为全国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融合地域特色与产业规律的解决方案。
中型复合翼无人机执行G30连霍高速公路张掖段巡检任务
站在时代风口,省公航旅集团将以开拓者之姿在低空经济赛道上继续发力,以“敢破敢立”的改革魄力突破机制束缚,以“功成不必在我”的战略定力深耕产业生态,通过战略聚焦夯基础、生态聚合强链条、创新聚变抢高地、人才聚智筑根基的“四维攻坚”,加速构建数字低空经济全要素全产业链生态,奋力书写甘肃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公航旅答卷”。
(党委宣传部 航投公司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