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之滨,南北两山层林叠翠、生机盎然。在全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扎实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省公航旅集团以国企担当凝聚生态之力,在G30连霍高速忠和至茅茨段扩容改造项目北侧980亩责任区内,打响了一场系统化、科学化的生态修复攻坚战。截至2025年10月底,超额完成年度三大核心任务,以科技引领、系统治理的创新实践,为筑牢兰州北部生态安全屏障交出了一份厚重翔实的绿色答卷。

高位启动,践行国之大者
省公航旅集团始终心怀“国之大者”,将南北两山绿化工程作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生态战略部署的重大政治任务,系统谋划、统筹推进,全力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示范标杆。
项目启动以来, 省公航旅集团所属建设单位多次赴兰州市政府及相关部门汇报对接生态修复总体思路与专项设计实施方案。经市领导统筹部署,项目建设单位与兰州市林业和草原局、兰州市南北两山指挥部等单位深化协作,组建专家指导组,通过多轮联合“会诊”,形成常态化协同工作机制,为绿化工作注入专业智慧与制度动能。同时,成立由主要领导牵头的专项工作领导小组,构建“指挥部统筹协调、项目部一线攻坚、专家组技术赋能”三级联动体系,实现组织上下贯通、执行高效有力、科技赋能保障的工作推进机制。依托省市共建平台,引入兰州大学院士专家团队,开展深度技术合作。专家团队历经数十次实地勘察与系统分析,从土壤结构改良到水分精准调控,从草种优选配比到树种立体配置,系统构建起一整套科学高效的生态修复集成方案。这种“产学研用”四位一体的实践模式,凝聚起绿化工程的强大合力,充分彰显了新时代国企的责任担当。
科技赋能,破解治理难题
面对严酷的自然条件,公航旅集团所属建设单位以科技创新开辟生态修复新路径。在陡峭山地施工中,创新运用无人植保机集群作业,实现苗木精准投送与定根水一体化喷洒,工效较传统人工提升3倍,开创了陡峭山区机械化造林新模式。在节水灌溉方面,依托数字孪生技术构建智慧水务管理系统,将责任区科学划分为高、中、低耗水区,布设智能喷头1882个,打造“精准滴灌+智能调控”的节水网络,水资源利用率提升35%,苗木成活率稳定在85%以上,为干旱地区生态修复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模式。
系统治理,打造示范样板
始终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治理理念,在树种选择上突出乡土化、多样化,选用侧柏、刺槐等深根系乔木搭配红柳、柠条等抗旱灌木,构建乔灌草立体生态系统。在工程管理上,创新实施“倒排工期+分区施工”模式,将980亩责任区划分为12个施工单元,实行“挂图作战、销号管理”,确保各环节无缝衔接、高效推进,让昔日荒坡焕发勃勃生机。
实干为笔,书写绿色答卷
经过一年的辛勤努力,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退化林修复207亩,完成率111.9%;水利管网改造487亩,完成率124.2%。项目建设中,累计540人次干部职工踊跃投身义务植树,“党员先锋林”“青年示范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爱绿、植绿、护绿”蔚然成风,凝聚起共建美丽家园的广泛共识与行动力量。
远见擘画,筑牢生态屏障
站在新起点,省公航旅集团已绘就2026年施工蓝图,将重点推进水利管网新建与维修工程,新增覆盖150亩,构建“集雨、蓄水、保墒”一体化水资源循环体系;深化“适地适树”方案,建立土壤数据库,实现植被精准配置;拓展无人机在苗木监测、病虫害防治等多场景应用。按照“两年提质增效、一年巩固提升”的管护计划,力争到2027年实现责任区植被覆盖率75%以上,碳汇能力年增长10%的目标,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态修复样板,为生态保护树立新标杆。
青山不语,绿意作证。省公航旅集团正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在兰州南北两山间续写绿色发展的新篇章,更好地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长达公司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