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崆峒山,松涛与拳风共振,古刹与旌旗相映。2025年“崆峒杯”全国武术邀请赛暨崆峒武术大会在此拉开帷幕,来自全国17个省222支代表队近6000名武林高手齐聚道源圣地,以武会友、以武传韵。这场盛会不仅是武术文化的盛宴,更成为文旅融合发展的生动注脚——系列营销举措落地生根,正让这座千年名山焕发新的活力。

以武为媒,激活全域客流量
7月19日的早晨,崆峒山云海翻腾,与山峦、古刹、林木缠绵交错,“崆峒杯”全国武术邀请赛暨2025崆峒武术大会“崆峒讲武”活动正在这里上演,太极推手的圆融与崆峒拳的刚劲在演武场交织,场边来自上海的游客王先生正举着手机拍摄:“刷到‘与辉同行崆峒行’的视频就动了心,没想到赶上武术大会,太值了!”这样的场景,正是客源市场持续升温的缩影。
自公航旅集团运营景区以来,崆峒山锚定“文化+旅游”双轮驱动,通过系列活动精准破圈:从旅行商大会搭建合作网络,到首届崆峒山国际武术大会打响武术IP,再到短视频创作者大会掀起传播热潮,叠加华人国学大典的文化赋能,形成了“活动引流、文化留客”的良性循环。数据显示,6月份长三角地区客源同比上升20%,北京、河北、山西客源增长12%,崆峒武术文化的穿透力正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客流量。

全域布局,营销网络显成效
“在深圳设立的营销中心太给力了,这次共带了50余人专门来看武术大会!”来自深圳的渠道商郭女士难掩兴奋。这背后,是公航旅集团在重点市场的深耕细作——在北京、重庆、河南投入广告并设立营销中心后,6月份,三地团客输送量迎来快速增长:北京690人,同比激增342.31%;川渝地区3449人,同比增长215.84%;河南549人,同比提升254.19%。
线下布局的同时,线上传播持续发力。6月份,员工参与的“人人都是宣传员”活动产出短视频1078条,阅读量超58万,9条视频单条曝光破万;直播团队更以103%的任务完成率,实现门票核销3.71万元。武术大会期间,“崆峒武术”“祈福避暑”“清凉21℃”等话题在抖音、快手持续发酵,“崆峒杯”全国武术邀请赛暨2025崆峒武术大会更是通过“线上+线下、大屏+小屏、海内+海外”全媒体矩阵报道,网络浏览转发量、累计参与点击量“双过亿”。

破局攻坚,靶向解决痛难点
热闹背后,是对市场痛点的精准应对。面对周边景区分流、渠道商服务单一等挑战,不断打出组合拳:通过兑现渠道商返利和阶梯奖励,引导合作商从“价格战”转向“服务战”,针对亲子、学生群体推出“武术体验+避暑研学”套餐;直播团队则优化点位切换频率,结合暑期特点强化话术引导,下播后通过用户画像分析精准推送活动信息。
“以前带团只看价格,现在能给客人推荐武术大会的互动体验,成团率高了不少。”甘肃本地渠道商的反馈,印证了服务升级的效果。而针对海寨沟等周边景区的分流压力,崆峒山正以武术大会为契机,联动下一阶段的古镇灯光秀及“道系仙韵·灯映潮生”系列活动,推出“白天游览崆峒盛景+晚上夜游崆峒古镇”模式,拉动古镇和景区收入和IP双提升,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拳风不止,文旅融合向深行
夕阳斜下,武术大会的欢呼声渐息,但景区内的武术主题夜游活动刚刚开启,兵甲格斗展演+主题灯光秀将是暑期游客夜游崆峒古镇的最大亮点。借助武术大会热度,后期将重点推进“环西部火车游崆峒号”专列接待,以武术大会的热度为支点,联动各地旅行社、营销中心、OTA平台及文旅博主,推出“武术大会同款体验+环西部火车游”专属线路套餐,甘青环线、陇东南环线的武术体验和祈福文化套餐。北京、河南等地重点对接企业团建、研学机构,推出“武术研学+丝路文化”定制服务;川渝、陕西等邻近市场则聚焦家庭游客,打包“火车专列直达+武术互动体验+避暑住宿”一站式产品。同时,各营销中心同步启动“会后引流计划”,将赛事精彩片段、游客体验vlog转化为本地化传播素材,通过社群运营、线下推介会等方式持续种草。
从白天的赛事竞技到夜晚的文化体验,从线下的拳脚切磋到线上的话题互动,崆峒山正以武术大会的契机,通过公航旅集团的全域运营,构建“日游+夜游”“线上+线下”的立体消费场景。拳起拳落间,是千年文化的传承;人来人往中,是文旅融合的新生。随着“崆峒杯”武术大会的持续升温,这座道源圣山正以更开放的姿态“开崆峒城门,迎天下宾客”,公航旅集团的深度赋能,也让“崆峒故事”有了更广阔的传播舞台——未来,这里不仅是武术爱好者的朝圣地,更将成为西北文旅版图上的璀璨明珠。
(平凉文旅投公司 朱岩峰供稿)